奔跑的蜗牛:脱贫路上的坚定与希望
蜗牛虽慢,却能跑出脱贫新天地
“奔跑的蜗牛”这个形象多么生动啊!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的朱家涧村,村民们就像这只蜗牛一样,虽然前进的速度不快,但始终坚定地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前行。这个曾被国务院挂牌督战的贫困村,如今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持,实现着从”蜗牛爬行”到”蜗牛奔跑”的华丽转身。
朱家涧村的贫困状况曾令人揪心——125户375人分散住在10多个山头,”山大沟深路不平,十年九旱地绝收”是这里的诚实写照。但你知道吗?正是这样艰难的环境,磨练出了村民们像蜗牛般坚定不拔的质量。他们或许走得慢,却从未停下脚步。
挪穷窝换穷业:蜗牛终于有了新家
“为什么不愿意搬进新房子?”这是很多人对朱家涧村民最初的疑问。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,每户只需交一万元就能住上新楼房,但村民们却因故土难离而强烈反对。经过镇村干部们反反复复做想法职业,大家终于想通了——挪穷窝、换穷业、拔穷根,这才是改变命运的根本之道。
搬迁只是第一步,怎样让这些”奔跑的蜗牛”们”住得稳、能致富”才是关键。在物品部扶贫协作中,天津市武清区投资704.6万元建设了朱家涧设施蔬菜园区,把”输血”和”造血”相结合。想象一下,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,现在有了现代化的种植设施,这是多大的变化!
从失败到丰收:蜗牛学会了奔跑
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缺乏种植经验的村民们屡屡遭遇失败,这让他们一度灰心丧气。但你知道吗?正是在这个时候,天津市武清区派出的农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,让这些”奔跑的蜗牛”们逐渐掌握了新技术。
丰收的订单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,更让村民们找到了新的希望。他们逐渐认识到,脱贫不能”等靠要”,自力更生才能奔小康。就像村支书朱存录说的那样:”我们就像一只蜗牛,虽然慢,但却始终勇气前行追求自己的快乐生活。”这句话道出了几许贫困群众的心声啊!
记录奋斗:蜗牛的故事感动千万人
《奔跑的蜗牛》这部短视频,诚实记录了朱家涧村的脱贫历程。津云新媒体微视专班的摄制团队爬山坡、过沟壑,遍访村民,寻找昔日的记忆、挖掘奋斗的故事。他们用镜头告诉我们:脱贫不是数字游戏,而一个个鲜活生活的蜕变经过。
蜗牛虽然背负着重壳,却依然选择奔跑;朱家涧的村民们虽然起点低,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这种灵魂不正是我们脱贫攻坚战中最宝贵的财富吗?从”蜗牛爬行”到”蜗牛奔跑”,朱家涧村的故事告诉我们: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,再慢的步伐也能到达快乐的终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