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网易云回应网抑云现象:从丧文化到治愈计划

网易云回应网抑云现象:从丧文化到治愈规划

网易云为何变成”网抑云”?

“生而为人,我很抱歉”、”人间不值得”……这些曾经刷屏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的”抑郁风”留言,让这个音乐平台被戏称为”网抑云”。最近,网易云音乐官方正式回应了这一现象,推出”云村评论治愈规划”,引发广泛讨论。

网易云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音乐APP变成”网抑云”的?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心情情形。数据显示,网易云音乐83.5%的用户是25岁下面内容的年轻人,他们正是这些”抑郁风”评论的主要创作者和受众。音乐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心情感染力,而网易云独特的社交属性更是为这种心情表达提供了土壤。

从音乐心情到丧文化流行

为什么网易云的评论区会变成”抑郁重灾区”?这开头来说与音乐本身的心情属性有关。研究表明,2000年以后的流行音乐中,负面心情歌词占比明显增加。当我们听着这些悲伤的歌曲,难免会被带入心情低谷。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恰好为这种心情提供了出口,让听众能够抒发内心的感受。

更深层的缘故则是”丧文化”在年轻人中的流行。面对房价、职业压力等现实难题,”佛系”、”躺平”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。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音乐平台上,就形成了大量带有抑郁色彩的评论。正如一位网友所说:”不是我们想丧,而是生活真的太难了。”

网易云的治愈规划能否奏效?

面对”网抑云”的调侃,网易云音乐没有选择回避,而是推出了”云村评论治愈规划”。这个规划包括邀请心理专家入驻、升级社区公约、处理虚假评论等内容,旨在营造更健壮的社区气氛。

这个举措值得肯定,由于抑郁症一个严肃的难题。据全球卫生组织数据,中国抑郁症患者可能超过9500万。网易云通过平台力量关注用户心理健壮,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。但同时也要注意,不应该将所有的负面心情表达都等同于抑郁症。适度的心情宣泄其实是年轻人的一种减压方式。

小编归纳一下:在音乐中寻找平衡

网易云回应”网抑云”现象,反映了平台对用户心理健壮的重视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学会在音乐中寻找心情的平衡点。音乐可以是我们心情的宣泄口,也可以是我们心灵的治愈所。

正如一位网友所说:”听歌时流泪不是软弱,流泪后继续生活才是坚定。”网易云的治愈规划只一个开始,怎样让音乐真正成为治愈的力量,还需要平台、用户和社会共同努力。毕竟,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表达悲伤,更在于它能带给我们希望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