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起红色疙瘩是常见的皮肤症状,可能由多种缘故引起。下面内容是主要病因及相关特征,结合医学资料整理而成:
一、过敏反应
. 接触性皮炎
缘故:接触化妆品、金属饰品、化学物质(如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)等致敏物。
表现:边界清晰的红斑、丘疹或水疱,伴瘙痒或灼痛,常见于接触部位。
治疗:避免过敏原,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(如氢化可的松)或口服抗组胺药(如氯雷他定)。
. 食物/药物过敏
缘故:海鲜、牛奶、药物(如青霉素、磺胺类)引发免疫反应。
表现:突发红色风团(荨麻疹),可融合成片,数小时消退或反复发作。
治疗:停用致敏物,口服抗组胺药,严重时需急诊。
二、虫咬或寄生虫感染
. 丘疹性荨麻疹(虫咬皮炎)
缘故:蚊、跳蚤、螨虫叮咬引发迟发型过敏反应。
表现:纺锤形红色风团,中央可有水疱,剧痒,多见于暴露部位。
治疗: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药膏,口服抗组胺药。
. 疥疮
缘故:疥螨寄生皮肤,夜间瘙痒加剧。
表现:红色丘疹、水疱,指缝、手腕常见隧道状皮损。
治疗:硫磺软膏全身涂抹,衣物消毒。
三、感染性疾病
. 病毒感染
水痘/带状疱疹:水痘呈全身性水疱;带状疱疹沿神经分布,伴剧痛。
治疗:抗病物(如阿昔洛韦),止痛治疗。
. 细菌感染
毛囊炎/疖肿:金 葡萄球菌感染,表现为红肿脓疱,疼痛明显。
治疗:外用抗生素(如莫匹罗星),严重时口服抗生素。
. 真菌感染
体癣:环形红斑伴鳞屑,边缘隆起,潮湿环境易发。
治疗:外用抗真菌药(如酮康唑乳膏)。
四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
. 湿疹
缘故:遗传、环境刺激、皮肤屏障受损。
表现:红斑、丘疹、渗出,对称分布,反复发作。
治疗:保湿修复屏障,外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(如他克莫司)。
. 银屑病(牛皮癣)
表现:红色斑块覆白色鳞屑,常见于肘膝、头皮。
治疗:外用维生素D衍生物或激素,光疗,生物制剂。
五、其他需警惕的情况
. 蜘蛛痣
特征:中心红点+辐射状血管,按压褪色。
警示:短期内大量出现需排查肝病(如肝硬化)。
. 过敏性紫癜
表现:双下肢对称性瘀点、瘀斑,按压不褪色。
警示:儿童多见,可能伴关节痛或肾损伤。
. 血管痣(樱桃状血管瘤)
特征:鲜红色半球状小点,无痛痒,随年龄增多。
处理:良性,无需治疗,激光可去除。
什么时候需就医?
皮疹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;
伴发热、呼吸困难、关节痛等全身症状;
皮疹迅速扩散、溃烂或渗液;
疑似蜘蛛痣、紫癜等严重疾病信号。
日常护理建议
避免刺激:穿棉质衣物,远离已知过敏原(如花粉、宠物毛发)。
皮肤保护:温和清洁,沐浴后及时保湿,避免搔抓。
环境管理:防蚊驱虫,保持居室干燥通风。
无法自行判断病因或居家处理无效,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,通过斑贴试验、血常规等明确诊断。